評論您現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文學閱讀>評論

蘊德養(yǎng)性托物抒情

來源:崔建平   時間 : 2016-01-05

 

分享到:

    在當代著名工筆畫大家林凡先生的入室弟子中,未君是年齡最小的,林凡先生很喜歡這個“訥于言,敏于行”的小徒弟。他藝術經歷豐富,寫過詩,著過小說,編過書,登過大學講臺,創(chuàng)辦過報紙雜志,寫過不少書畫家的評介文章。未君于中國花鳥畫有著較深的藝術理論功底,且一直堅持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實踐,豐富的藝術實踐滋長了他的學養(yǎng)知識,古往今來的傳統文化鑄就了他誠摯的人品操守。他不是一個普通的畫師,而是一名學養(yǎng)篤實,求真務實的學人畫家。

    未君剛過不惑之年,但在我認識的畫家中,如此年輕卻能詩、文、書法、篆刻、論文研理樣樣拿得起放得下的,著實不多。這緣于未君“畫在功夫外,畫品如人品,博學兼優(yōu)”的藝術認知。他說:“我認為中國畫家拼的不是單純的繪畫技巧,而拼的是文化、是才情、是胸懷、是學養(yǎng)、是稟性。”未君是詩人,他用畫筆編織著詩情,更以詩情創(chuàng)造著畫境,以詩人的情懷來采取繪畫藝術的寶藏。無論是工筆精品創(chuàng)作,還是寫意花鳥作品,創(chuàng)作之初蘊藉于心的,是他那勃郁的詩情,題寫于尺幅畫面的,也是一首首意境高遠的詩詞,洋溢于畫作的更有那一縷縷靈動溫籍的詩情畫意。未君年輕時就刻意于書法的研習,徘徊于顏真卿、王羲之、米芾、趙孟頫、王鐸等名家名帖之間,旁騖古往今來各路筆墨高手,追求縱逸的筆意,純厚的書風,老到的結體,后來對現代國畫大師張大千的書法筆意心摩手追,形成了自己的書寫風格。

    未君說,“花鳥畫要描寫生命,花鳥畫要突出精神性,花鳥畫要有較深的文化內涵,花鳥畫要高揚社會屬性。”他創(chuàng)作花鳥畫,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都十分講究突出意境,特別注重從《周易》老莊、儒教、禪宗等中國傳統文化中去思辨中國繪畫的哲學之美。他從《易經》中找到了古老玄學中的“師法自然”,賦予作品“剛建、篤實、輝光”的美學色彩。他作畫喜歡選取紫藤、芙蓉、荷花、玉蘭、牡丹、湖石、芭蕉等物什,喜歡在所處的一角一隅,配以各色花草、鳥蟲禽畜,講究情趣,耐人尋味,他特別注重畫作的“留白”,巧妙運用虛實相生原理達到“虛實生白”,達到笪重光認為的“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的效果。未君的創(chuàng)作喜歡追求人文趣味,他的花鳥畫則一掃陳腐的陋習、荒誕的行為習慣,大膽以新的筆墨形式去表現他心中的語言圖騰。故他的花鳥畫或莊或諧,一花一草總透露出一種撲面而來的文人浪漫情懷,仿佛花已不是花,草亦非是草,鳥也有神靈,讓人會心感知生活的美好,每幅作品都是立意深遠與趣味盎然的結合,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反復推敲后的創(chuàng)作。

    中國畫創(chuàng)新一直困擾著當下許多畫家,未君認為,創(chuàng)新必須立在傳統的基礎之上,他用宋人之意、元人之筆、現代人之思想,在探索創(chuàng)新之路上駕馭紙上方陣間唯美的畫面;他以構圖上的奇拙和裝飾性,用筆上的沉穩(wěn)和灑脫奔放,用墨上的自然天成與空靈神韻,向讀者傾說一切;他以自然為師,多次到西雙版納的密林中寫生,汲取營養(yǎng),以飽滿的激情不斷深入生活,傾注情感,豐富創(chuàng)作,畫出了表現一系列熱帶雨林作品。未君畫中國畫最早是從寫意畫入手的,他默默鉆研、潛心練習,對各種畫科門類都有旁騖涉獵。畫工筆、重彩工筆、新意筆重彩畫……2013年,他的《遣興高歌》《黔南春早》《白蓮搖曳秋聲過》等多幅作品在北京傳是拍賣和保利拍賣當中,贏得了藏家的青睞和市場的認可。

    未君一直嘗試在創(chuàng)作上找到自己的繪畫語言,他以水墨、重彩、工筆、寫意、白描、沒骨、雙鉤填色,以及西方的“黃金定律”和平面構成的表現形式突破當下花鳥畫千篇一律的困窘,我們期待畫家在不久的將來能賦予現代花鳥畫以嶄新的面貌、內涵和時代精神。

    (崔建平,當代美術評論家,中國現代國畫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畫收藏》期刊常務副總編。未君,湖南人,現任中國現代國畫研究院(HK)執(zhí)行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丹青盛世書畫院院長,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