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課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毛澤東文學院>文學課

陳曉明主講托翁《哈吉穆拉特》:虛無,恐懼與頭顱

來源:十月文學院 高凱   時間 : 2018-01-03

 

分享到:

 

 

“名家講經典”第六回

老托翁魂系高加索,曉明君智詮穆拉特

7月8日,十月文學院“名家講經典”系列文學講座第六講在佑圣寺舉辦。主講嘉賓為文學評論家、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陳曉明教授。他以“虛無,恐懼與頭顱”為題,為我們帶來了關于《哈吉穆拉特》新的解讀與新的思考,深入淺出,旁征博引,娓娓道來?,F(xiàn)場氣氛格外熱烈,大家踴躍提問和互動,文學氛圍濃厚。

來自首都各大高校的學生代表、文學愛好者近百人參加了本次活動,并現(xiàn)場與陳曉明老師就托爾斯泰和作品《哈吉穆拉特》進行了深入生動的互動交流。幸運讀者還獲得由十月文學院提供的《哈吉穆拉特》和陳曉明老師著作《中國當代文學主潮》。北京出版集團總經理、十月文學院院長曲仲出席活動,十月文學院副院長呂約擔任講座主持。多家中央與北京媒體參與活動報道。

虛無,恐懼與頭顱

——《哈吉穆拉特》的英雄意志

(摘編版)

無論我們認為經典是什么,《哈吉穆拉特》都處于民主時代經典的中心。

——哈羅德·布魯姆

這個題目是我匆忙中擬定的,十月文學院快要出宣傳了,題目我還未確定,實在捱不過去,就說了這么個題目。想來大家一定會有疑慮。怎么對付這個題目,我當時并未想好。這是一個下意識的題目,在國內開會,我經常會聽到同行們對托爾斯泰的崇拜和謳歌,雖然我也崇拜,只是我理解托翁的角度會有偏差。我選擇了這樣一個比較偏的題目,可能是出于與流行見解較勁的潛意識。談這個問題我是受到哈羅德·布魯姆的啟發(fā),我非常欣賞布魯姆在《西方正典》里對托爾斯泰的闡述,確實非常精到。今天的討論很大程度上也是對布魯姆的討論,或者在與他對話。

《哈吉穆拉特》是托爾斯泰晚年的作品,1896-1904年間寫成,歷經九年十易其稿。1912年他去世兩年之后,小說才作為遺作發(fā)表出來。哈羅德·布魯姆認為這是托爾斯泰所有作品的巔峰,是他最好的作品。據(jù)說托爾斯泰彌留之際要求帶進棺材三件東西:圣經、莎士比亞和《哈吉穆拉特》,可見這部作品在托爾斯泰心中的分量。

引子:

托翁與莎翁,兩大巨人的決斗

托爾斯泰與莎士比亞是歐洲文學史上的泰山北斗,然而托爾斯泰一直對莎士比亞的文學造詣存在非議,一生都在抗拒莎士比亞。1903年11月,托爾斯泰發(fā)表了《論莎士比亞和戲劇》,嚴厲地批駁了莎士比亞。托爾斯泰年輕時,屠格涅夫等人對莎士比亞無比崇拜,讓他大惑不解。桀驁不馴的托爾斯泰覺得莎士比亞寫的完全是二三流的作品,他認為“只有滿嘴空洞漂亮詞句的人才會對莎士比亞和荷馬感到震驚。”這是他25歲的時候表露出的態(tài)度。

五十年之后,已經75歲的托爾斯泰讀完了莎士比亞的所有作品,他對莎士比亞的厭惡更加強烈了。他堅定不移地相信,莎士比亞非但不是天才,甚至連普通作家都不配。他批評《李爾王》每一場戲都“愚蠢、啰嗦、生硬、含混、裝腔作勢、俗不可耐、冗長乏味”。莎士比亞被他罵得幾乎體無完膚。

在西方漫長的文學史進程中,托爾斯泰和莎士比亞的緊張關系,一直是大家都想碰、又都沒有辦法解決的一樁公案。一直到哈羅德·布魯姆的《西方正典》,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布魯姆認為,每一個偉大的作家一生都受到另一個作家的影響,這個作家就是他的父親。他在和他的父親較勁、決斗。大作家之間的確存在影響和模仿的關系,一個例子就是巴爾扎克。據(jù)勃蘭兌斯所說,他寫小說的時候旁邊放著一本司各特的小說,看幾頁寫兩行,后來巴爾扎克寫了一百多卷的《人間喜劇》。布魯姆把莎士比亞看成文藝復興以后幾乎所有偉大作家的父親,包括托爾斯泰。而托爾斯泰跟莎士比亞的決斗竟然進行了一生。

我之所以要談托爾斯泰和莎士比亞的關系,是因為這個問題牽扯到后面我們對于《哈吉穆拉特》的評價。布魯姆認為,寫完了《哈吉穆拉特》的托爾斯泰,終于戰(zhàn)勝了莎士比亞。他用莎士比亞的方法寫出了毫不遜色于莎士比亞的作品,認了莎士比亞這個父親。

頭顱的美學:死亡與虛無

《哈吉穆拉特》的故事情節(jié)其實并不復雜。哈吉穆拉特與車臣叛軍領袖沙米里決裂,面臨被追殺的絕境,他投誠俄國之后卻再遭俄國猜忌。為救被沙米里囚禁的家人,同時為了取得俄國人信任,他冒險從俄國人手中逃跑,決定與沙米里決戰(zhàn)。結果他沒有逃亡成功,反而被俄軍的追兵打死,砍掉了腦袋。

砍下頭顱這件事非常重要,西方的小說特別喜歡描寫砍下頭顱?!都t與黑》中于連的頭被砍了下來,最后瑪特兒小姐坐在馬車里,把他的頭捧在膝蓋上。王爾德的歌劇《莎樂美》中也寫到了頭顱,故事源自《圣經》。一種說法是:莎樂美愛上先知約翰,但遭到了約翰的拒絕,于是莎樂美心生怨恨,在她16歲生日那天,要求她的繼父希律王,可以讓她吻約翰。希律王派人砍下了約翰的頭,用一只盤子端到莎樂美面前,于是有了死亡之吻。

中國關于頭顱的故事,前有志怪小說集《搜神記》中所記干將莫邪的故事,后有魯迅的《鑄劍》,眉間尺以自己的砍頭來復仇。莫言短篇小說《月光斬》也與砍頭有關,但只是寫到刀。

《哈吉穆拉特》第一次出現(xiàn)頭顱是在臨近結尾的地方。一群哥薩克騎兵路過瑪莉亞家,騎兵加米涅夫從一個大口袋里拿出一個人頭,托在月光下。

這是一個剃光的頭:顱骨寬大突出,留著黑色的大胡子和剪短的小胡子,眼睛一只張一只閉,剃光的腦殼砍得血肉模糊,鼻孔里凝結著黑血。脖子上纏著一條血淋淋的手巾。盡管頭上傷痕累累,發(fā)青的嘴唇上卻現(xiàn)出孩子般善良的神氣。

這顆面露天真善良神氣的頭顱,正是哈吉穆拉特的。小說里好多次描寫了哈吉穆拉特孩子般善良的神氣。第一次出現(xiàn)在俄軍連長波爾多拉茨基那兒,看到哈吉穆拉特的善良的笑容,連長大吃一驚,這是傳統(tǒng)中兇殘的車臣匪首,怎么能有這樣的笑容?小說接著寫道:

大家都看了一遍,又把人頭交給哥薩克。哥薩克小心地把人頭放回口袋,竭力讓它輕一點著地。

這里的用詞如此讓我們驚異,已經把頭砍下了,卻還說輕一點放在地上,這有什么用呢?這是什么意思呢?只有讓人感到悲痛和絕望,這是英雄的一種悲劇的命運感。這顆頭顱讓人頓感戰(zhàn)爭是如此極端地反人類,把一個人槍決或者把腦袋砍下來,大家傳看頭顱,習以為常,并無過分的驚悚。這太令人驚駭了。

虛無主義:

他愛人類,但不愛具體的人?

談到死亡,就要談一談托爾斯泰的虛無主義。托爾斯泰年輕的時候十分偏激,幾乎否定一切,他認為他生存時代的官方學說全是虛無的,他寧愿拿起鐵鏟當一個莊稼漢。

我很早就失去了信仰,有一段時間我象大家一樣經歷了人生的虛榮。我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像別人一樣,空講我所不知的東西。后來斯芬克司開始追逐我,越來越兇惡:你要猜破我的謎,否則我就吃掉你。人文科學沒有給我任何解答:對于我那永恒的問題,我認為唯一重要的問題:我為什么而活著?

——托爾斯泰《懺悔錄》

托爾斯泰的妻子后來在日記里寫到,自己對托爾斯泰愛得很深,但她認為托爾斯泰并不愛她。托爾斯泰愛人類,但不愛他身邊的人、具體的人。傳記作家也舉出了幾個這方面的例子。托爾斯泰的大哥對他的感情非常深,后來這個大哥死了,親戚捎信給托爾斯泰,過兩天舉行葬禮,希望托爾斯泰能參加。他居然推脫說后天他已經在城里安排了一個舞會,他要跟某某貴夫人跳舞,拒絕參加。

托爾斯泰的二哥對他感情很深,他二哥一直生病,寫信希望托爾斯泰去看他,但托爾斯泰也沒有去。于是他二哥拖著生病的身子從很遠的地方趕來,結果死在了托爾斯泰的面前。另有傳記作家說,托爾斯泰對他的一個私生子提摩西漠不關心,在他家做馬車夫但托爾斯泰很少正眼瞧他。是否可以據(jù)此說托爾斯泰是個無情無義的人呢?盡管這是傳記作家披露的真實材料,但我還是不同意這樣的說法??赡軅ト硕际菒廴祟惡腿嗣竦?,但不一定愛具體的人。

最后我起念要觀察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他們并不象我們這些上等人那樣熱衷于抽象的思辨。他們勞動受苦,卻心安理得,懂得人生的目的。我懂得了應當像這一大群人那樣生活,回到純樸的信念中去。

——托爾斯泰《懺悔錄》

托爾斯泰年輕時荒唐,后來開始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開始渴求意志、肉體和精神上的完整,反思他的時代,也反思自身的虛無主義。有傳記作家寫到,晚年的托爾斯泰只穿粗布衣服,每頓只吃米粉團子,可他的身后站著一個穿著燕尾服,倒著法國高級葡萄酒的仆人。這種道德上的完善,布魯姆稱之為“唯我主義的勝利”,是可疑的。

一八五三年,托爾斯泰在他的日記中寫道:

驕傲是我的大缺點。一種夸大的自尊心,毫無理智的;我的野心那么強烈,如果我必得在光榮與德性(我愛好的)中選擇其一,我確信我將選擇前者。

他所以要求他的意志、肉體與精神達到完美,無非是因為要征服世界,獲得全人類的愛戴。“我愿大家認識我,愛我。我愿一聽到我的名字,大家便贊嘆我,感謝我。”他要取悅于人。道德情操的完善,在托爾斯泰那里最終完成了嗎?我很懷疑。

英雄主義:

通過英雄的死亡戰(zhàn)勝恐懼與虛無

19世紀70年代,托爾斯泰四五十歲時,他的內心發(fā)生了一次轉變,即對死亡的追問。有一次托爾斯泰要去平扎省置買田產,這一夜住在阿扎馬斯這個小鎮(zhèn)的旅館里。他突然醒來,心里非常難受,他說:“我痛苦,害怕,恐懼起來,這是我從未有過的感受……出現(xiàn)了許多異乎尋常的思想。”后來他又在一部小說《狂人日記》里寫了這個情節(jié),“怕死蓋住了一切……剛一躺下,突然由于驚駭又坐了起來。”

這個情節(jié)被哲學家舍斯托夫關注到了。他認為這一夜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阿扎馬斯之夜”引發(fā)了托爾斯泰后來的作品對死亡的追問。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都提到了死亡,更不必說《哈吉穆拉特》。可見,在阿扎馬斯之夜,死亡對托爾斯泰造成了巨大的觸動。

《哈吉穆拉特》一展開,我們就嗅到了死亡的氣味。哈吉穆拉特背叛了沙米里,躲在一個村落當中,村民隨時會向沙米里揭發(fā)他。后來他去向俄國投降,找到俄國伏隆卓夫公爵。伏隆卓夫曾被車臣打敗,對車臣人具有非常強烈的仇恨,哈吉穆拉特被殺的危險隨時可能會降臨。整部作品中,托爾斯泰仿佛一直在追問他什么時候會死。死亡始終籠罩著哈吉穆拉特。托爾斯泰在哈吉穆拉特身上代入了自己對于死亡的恐懼。

英雄主義如何與虛無主義聯(lián)系在一起?與對死亡的恐懼相關?這樣的英雄主義是怎樣的英雄主義?通過哈吉穆拉特的死亡和砍掉頭顱的行為,通過英雄的死亡,托爾斯泰在其臨終前終于戰(zhàn)勝了對死亡的恐懼,戰(zhàn)勝了虛無主義。

哈吉穆拉特:

向死的英雄,變化多端的行動

哈吉穆拉特注定是要死的。整部作品中,他始終處于向死的途中。他是神話史詩英雄,如阿喀琉斯一般。

托爾斯泰是將哈吉穆拉特作為一位英雄來塑造的。在中國傳統(tǒng)的英雄觀中,“義”是最高價值,英雄要把“義”放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高。但捍衛(wèi)“義”不是那么容易的,作為自己生命的主權者,捍衛(wèi)生命和肉體是本性,是根本利益。英雄將生命獻給“義”,就是承認生命主權的被壓抑,被否決,被侵害。

在托爾斯泰筆下,哈吉穆拉特的性格反復無常,性情多變,沒有始終忠于車臣沙米里伊瑪目或俄國官方。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多變的、不確定的性格是違背“義”的。為什么托爾斯泰覺得哈吉穆拉特沒有辱沒“英雄”?因為他對英雄的理解非常不一樣:在托爾斯泰的文化和信念當中,多變的性格和英雄的品性并不矛盾。喬治·斯坦納認為,托爾斯泰具有非常巨大的生命活力,擁有動人心魄的力量和令人經久不忘的本領,每一種生命力量在他身上都顯得異常旺盛。

我們結合托爾斯泰的人生經歷,來理解他對哈吉穆拉特的這種塑造。當年托爾斯泰到高加索當兵,敵人就是車臣的叛軍。后來他了解到哈吉穆拉特的故事,哈吉穆拉特的多變性格和悲劇命運吸引了他。所以當他塑造哈吉穆拉特之時,他將自己對生命的困惑和追問融入其中。我們都知道托爾斯泰是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他要寫出哈吉穆拉特作為一個英雄的悲劇命運。他在晚年的寫作中的確重溫了年輕時代的戰(zhàn)斗經歷,但當面對哈吉穆拉特時,托爾斯泰淡化了他作為車臣叛軍的敵對立場,而是對這位英雄遭遇和命運展示了更多的關心。

現(xiàn)代主義以來的文學作品都不寫英雄了,因為沒有辦法處理英雄。非常典型的小說是《局外人》,母親死了主人公都無動于衷??ǚ蚩üP下的人物都是神經質的,或者變成甲殼蟲,或者奇奇怪怪,鬼鬼祟祟的。中國當代文學在五六十年代受俄蘇的影響,一直想寫正面的英雄人物,但是過于“高大全”,又太失真了?,F(xiàn)代主義文學,在很大程度上寫的是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對象,如果再寫正面的、高大的英雄人物,已經很難了。英雄主義是古典時代的情結,是神話史詩時代的情懷。

托爾斯泰同時代的人認為他的小說具備強烈的史詩性。這種史詩性強調的是廣袤、嚴肅、時間的大跨度、英雄主義和敘事的直接性。史詩性的核心要素是英雄主義。在《哈吉穆拉特》當中,托爾斯泰充分表達了這種英雄主義氣概。托爾斯泰把哈吉穆拉特作為一個神話史詩般的英雄來寫,他不怕死亡,向死而生。布魯姆甚至認為這部小說是神話史詩,而不是歷史小說。

情節(jié)與細節(jié):戲劇性與大師筆法

這部小說包含了非常豐富的戲劇性要素,每個場景或情節(jié)都包含著易變的元素。小說中有一個細節(jié)令我非常驚訝,我覺得這就是大師的筆法。哈吉穆拉特為了向俄國投誠,跑到了小伏隆卓夫的家中。當時伏隆卓夫讓他夫人瑪麗雅來接待他,自己到書房里寫報告。哈吉穆拉特當著瑪麗雅的面,把他們的兒子抱在膝蓋上,給他玩自己的一把短劍,并把這柄短劍送給瑪麗雅的兒子。

當時我看得心驚肉跳,哪有這樣的事情?他可是殺人如麻的匪首,讓俄國軍隊都聞風喪膽的英雄,他就這樣來到了正在車臣戰(zhàn)斗前線的俄軍團長的家里,他當著團長夫人瑪麗雅的面把孩子放在他的膝蓋上,這么自然,托爾斯泰沒有任何大驚小怪的描寫,這個細節(jié)看得太令我吃驚了。讀者如何想象這個溫馨的場面其實隱藏了多大的危險,小說中所有人都沒有覺得這有什么危險,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這是莎士比亞的筆法。

托爾斯泰寫了眾多的人物,小說里每個人出場身上都帶著戲劇性。這種戲劇性的情節(jié)在小說里一波接著一波,讓每一個場景、每一個情節(jié)段落都充滿了危險的變化和不穩(wěn)定感。

陸軍大臣和老伏隆卓夫有矛盾,他跟尼古拉皇帝匯報哈吉穆拉特投誠一事,想從中使壞,破壞伏隆卓夫的計劃。哈吉穆拉特可能馬上就要被處死了。結果尼古拉那天心情很不錯,沒有按照陸軍大臣的方案來處置哈吉穆拉特??梢钥吹?,即使這樣一個英雄的命運也那么脆弱,圍繞著哈吉穆拉特投誠,俄軍各個層面的人都處于權力的勾心斗角當中。布魯姆曾說過一段話,“在莎士比亞之后,惟有托爾斯泰比其他人更充分地表現(xiàn)出紛爭世界中的權力角逐。”這句話很值得我們品味。

藝術整體性:人物眾多,各具命運

托爾斯泰在他的日記里寫到,他對《哈吉穆拉特》整整九年拿不定主意,他說這是自我放縱的作品,幾乎背離了他關于基督教和道德藝術所有準則的小說。這種自我放縱和背離,意味著這部作品與他過去的基于唯我主義、理性、宗教和道德情操的作品不同。

在《哈吉穆拉特》中,托爾斯泰給予了生活原來的面目,完整的過程,以及矛盾的相容性。這從《哈吉穆拉特》塑造的人物身上可以感受到。圍繞穆拉特,寫了那么多的人物。圍繞穆拉特之死,有那么豐富變異的情節(jié)。我過去傾向于認為,好小說寫好幾個人物就夠了,人物太多了小說的力量就分散了,就很難集中和出彩。但這部一百頁的小說寫了那么多的人物,任何一個都寫得那么精彩。而且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完整的生活,并且都深陷于命運里。

眾多的人物,可以分為二撥人,第一撥人,俄軍和沙皇的官僚們:伏隆卓夫公爵父子,沙皇尼古拉一世,陸軍大臣,幾個將軍。在高加索的俄軍,比如連長波爾多拉茨基,賭博的布特勒,小伏隆卓夫的妻子瑪麗雅,監(jiān)護穆拉特的活利斯·梅里科夫,安德烈斯基醫(yī)生等等,可謂俄國社會上流社會一面鏡子。士兵的形象,有受傷死去的阿福杰耶夫,以及他的全家人,父親、母親、哥哥,悲劇的故事。

山民和叛軍的形象序列,除了哈吉穆拉特外,還有他的幾個穆里德(護衛(wèi)隨從),汗馬戈馬,艾達爾,甘澤洛。以及一直作為陰影存在的沙米里,“他高出所有人一頭……”

連長波爾多拉茨基只占了小說一個很小的篇幅。他暗戀上司伏隆卓夫的妻子瑪麗雅已久,打牌時瑪麗雅就坐在他旁邊,裙邊挨著他的腿他就激動得不行了,完全不能集中精力,結果被他的對手臭罵一頓。晚上回家,同屋的朋友說這么晚回來,看到你的瑪麗雅了嗎?他高興地說,看到了,看到了??梢娖匠K隙ㄒ恢痹谥v他多么喜歡瑪麗雅。即使這么小的一個人物,也是在他的歷史和命運當中出現(xiàn)的。

瑪麗雅非??蓯?,風情萬種,關鍵時刻又有智慧和勇氣。得知哈吉穆拉特要見將軍,她預感到一場沖突可能發(fā)生。這個沖突一旦形成,她覺得哈吉穆拉特的命就不保了。她陪著丈夫親自前往,化解了一場沖突?,旣愌艑τ跀橙斯吕卣宫F(xiàn)了極大的關心。作為一個女人,她崇拜這樣的英雄。在瑪麗雅身上我們發(fā)現(xiàn),人與人的敵意、界限都沒有了。這種描寫人物的筆法非常純凈,讓人物保持了人類情感的尊嚴。

士兵阿福杰耶夫與沙米里的追兵發(fā)生槍戰(zhàn),被一槍打死了。消息傳到他的家里之后,勾出了他的整個命運:他的家人都是農民,他很勤勞,深得父母喜歡,而他的哥哥是個懶漢。本來應該是哥哥去參軍,但哥哥結婚了,需要撫養(yǎng)家庭,于是他代替了哥哥,戰(zhàn)死在沙場。聞信之后,他的母親號啕大哭。這段情節(jié)寫得如此簡潔,但飽含命運感,使得人物的感情那么深沉動人。現(xiàn)在很多作家寫小說寫不好人物,為什么?因為沒有寫出人物的命運。

結語:

《哈吉穆拉特》讓托翁在決斗中勝出

布魯姆認為《哈吉穆拉特》寫得很自然,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富有戲劇性和變化性,這是莎士比亞的寫法。在演出中,莎士比亞的劇本可以因為靈機一動被隨時修改。他讓自己的人物變得非常自由,無拘無束,要跳就跳,要唱就唱。

從《哈吉穆拉特》可以看出,托爾斯泰晚年的筆法是那么自然、簡潔、凝練,又那么放縱不羈。這部小說可以容忍女人瑪麗雅上戰(zhàn)場。瑪麗雅不止可以跟打牌的那個連長曖昧,還可以鉆到新派的將軍帳篷里亂搞。而作為叛軍的哈吉穆拉特可以把俄國人的孩子放在腿上嬉戲。這些情節(jié)都很離奇,過去的托爾斯泰不會這么處理。這是莎士比亞才能寫出來的情節(jié),完全隨心所欲,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托爾斯泰在《哈吉穆拉特》中放縱的是整個情節(jié)。他讓那么多的人物出場,頻頻讓情節(jié)達到極端。小說的高潮更加極端,哈吉穆拉特被打了一槍,倒在地下,士兵涌上來開始砍他的頭。頭顱被砍下來之后還不過癮,又被裝到口袋里運來運去。這種放縱的筆法,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成是對莎士比亞的復活。

幾聲槍響,他身子一晃就倒下了。幾個團丁尖聲歡呼著向倒下的身體沖去。但他們原以為死去的身體忽然動起來。那個血淋淋的光頭先抬起來,接著軀體也抬起來,最后他抓住一棵樹直立起來。他的模樣煞是可怕,嚇得沖過來的人都收住腳。忽然,他渾身打了個哆嗦,一踉蹌離開那棵樹,整個身子就像一株砍倒的的牛蒡花,臉向下倒下來,再也不動了。

布魯姆認為《哈吉穆拉特》讓托爾斯泰回到了生命最為本真、質樸和直接的經驗當中,完成了對莎士比亞戲劇藝術的回應。這部“民主時代的經典中心”,用莎士比亞的方式完成了一部偉大的作品,達到了莎士比亞的水平,甚至超過了莎士比亞。

托爾斯泰年輕的時候在高加索當兵表現(xiàn)究竟如何,有多種說法,但他經常賭博,追逐女人,吃喝玩樂是可以肯定的。他在應該表現(xiàn)氣概的年紀里沒有充分表現(xiàn),可能他有深深的懊悔,想重新拯救自己,所以他通過塑造哈吉穆拉特這個形象,來表達自己對于英雄的向往,表達他內心的英雄意志。到了晚年,托爾斯泰遭受病痛的折磨,非常怕死。在《哈吉穆拉特》當中,托爾斯泰讓視死如歸的英雄代替自己去死,哈吉穆拉特的死如此悲劇,被砍掉了腦袋,并且被放入一個口袋中到處移動晃蕩,死亡是一件隨時發(fā)生的事情,他完成了自己對于死亡和恐懼的超越。

十月文學院贈送書法作品給陳曉明老師 “老托翁魂系高加索,曉明君智詮穆拉特”

學術主持人呂約總結:

面對巨人的“多變性”和陌生性

談藝風度與拷問力度

陳曉明老師帶領我們欣賞托翁晚年敘事藝術的時候,我們也在欣賞陳老師作為學者和批評家的談藝風度。讓我感到驚奇的是,他以平和從容的語調,直接切入驚心動魄的思想問題——那就是,即便以托爾斯泰的智慧,一生也都沒有解決的精神矛盾。陳老師從容溫和的談藝風度,與他所討論的充滿緊張感的思想問題之間,形成了很大張力。同時,貫穿整個講座的價值探索精神,與貫穿托翁一生的精神探索之間,也構成了一種呼應。

作品選擇的驚人之舉

陳老師是以理論著稱的學者,一直走在文藝理論與批評的前沿,今天的講座雖然是解讀一部小說經典,觸及的藝術與思想問題,卻是探索性和前沿性的。當我邀請他為“名家講經典”進入俄羅斯文學做開場第一講的時候,站在主辦方角度未免有些保守,建議先從大家最熟知的作品講起,比如《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但陳老師在作品的選擇上體現(xiàn)了“英雄意志”,他要從《哈吉穆拉特》開始。我覺得有點冒險:在托翁作品中,這部中篇小說不是一般讀者最熟悉的巨著,接受起來會不會有難度?聽完講座以后,我覺得選擇《哈吉穆拉特》真是別具慧眼,估計墻上的托翁也會支持這一選擇。

“多變性”和陌生性

講座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關鍵詞,是“多變性”和陌生性。

“多變性”,是貫穿整個講座的關鍵詞。陳老師談到了作品中人物的多變、敘事藝術的多變,以及托爾斯泰一生在藝術上和思想上的多變。這種多變性,源于規(guī)模巨大的生命力與精神活力,最終表現(xiàn)為藝術上變化無窮的神通,恰恰是天才和巨人的標志。

陌生性,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作品的陌生性,二是作家身上陌生性的因素。對一般讀者來說,《哈吉穆拉特》是相對陌生的作品。面對一個陌生的文本,如何進入它的深處?通過陳老師的文本細讀與深度闡釋,我們進入了作品的最深處和藝術的最細微處,最后,這部陌生的作品讓我們覺得如此親切,迫不及待想要進入。

其次,是揭示了文學巨人的性格與形象之中不為人熟知的、陌生性的一面。托翁的形象似乎無可置疑,他是世界文學大師中的大師,寫小說就像上帝一樣,道德形象也很完美,就像圣徒和先知。陳老師恰恰是從挑戰(zhàn)這種完美形象開始的,他通過質疑、挑戰(zhàn)和對話,最終揭示了托爾斯泰作為天賦非凡的巨人,畢生所經受的思想沖突與精神矛盾。今天的講座,以追問本質的力量來清除俗見,讓我們對于托爾斯泰藝術和思想的認識煥然一新。

現(xiàn)場答問錄

寫戰(zhàn)爭需要有大胸懷和高眼界

問:陳老師好,托爾斯泰的小說涉獵題材廣泛,而且十分善于描寫戰(zhàn)爭。您覺得當下中國的小說應該著重去寫哪個題材?扎根農村還是描寫城市?書寫個人生活還是英雄事跡?希望您給一個指教。

陳曉明:這個問題我有點難回答,今天中國的作家五花八門,受自己的經驗以及文學理念的影響,各種生活層面都能寫?,F(xiàn)在中國文學寫戰(zhàn)爭寫得不好。過去我們有關于正義和非正義的界限,今天這些界限都變得有點復雜。孟繁華老師曾經有過更加明確的論斷,他說中國抗戰(zhàn)無經典,我覺得他說得對。今后沒有必要花很多氣力去寫好戰(zhàn)爭。我認為寫不好,二三十年以內都寫不好。要寫戰(zhàn)爭要有非常大的胸懷,非常高的眼界,對人類的命運、歷史的正義這些非常深刻的問題,需要具備深刻的理解才能寫得出來。當然,還需要非常高妙的小說筆法。因此很難。

年輕人讀托翁可以從《復活》開始

問:您在講座過程中提到,托爾斯泰讓每個人物都深陷在自己的命運里,偉大的作家能把他筆下人物的命運都寫進作品中,優(yōu)秀的作家寫好幾個人物就夠了。這讓我印象深刻。我是一名語文老師,我想讓我的學生也讀托翁的作品,您覺得高中生最應該讀托翁的哪部作品?

陳曉明:我讀《復活》的時候15歲,雖然里面有很多所謂“少兒不宜”的情節(jié),但我覺得《復活》講述的是人怎樣過內心的生活,怎樣看待自己,怎樣對待自己的歷史。它教人覺悟與救贖,是適合年輕人讀的。

沒必要為了當作家去培養(yǎng)很怪的性格

問:我有兩個問題。有的人說托爾斯泰晚年就是一個穆斯林,這個說法是不是偏激?他跟穆斯林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樣的?第二,作家的性格和作品成就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能不能以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舉例來說明?

陳曉明:關于托爾斯泰是不是穆斯林,我覺得還很難下結論。雖然托爾斯泰一生對基督教東正教有很多批評,他還被東正教開除教藉,他一生有很多事例親近穆斯林,并表示了他的傾慕,他曾在日記里也寫下過希望人們把當作“穆罕默德的追隨者”,但他畢竟沒有過上穆斯林的宗教生活。所以,我的有限了解來看,還不能說他是穆斯林。

說到作家的性格和成就,是不是作家都要有病態(tài)的性格?是有這種說法。有名的作家相當一部分得過抑郁癥??ǚ蚩ù蟛糠謺r間都在療養(yǎng)院,包括波德萊爾都有毛病,魯迅后來也認為不只是肺病,還有某種程度的抑郁癥。但健康的人也可以當作家。像巴爾扎克,同時寫三本書,身強力壯,一個轉椅三張桌子,來回轉著寫,寫完一本就出去找那些貴夫人,把稿費揮霍一空。海明威一開始也非常強壯,扛著一桿槍去非洲打獵。所以沒有必要為了當作家去培養(yǎng)很怪的性格。

說到當代作家,蘇童的性格就太正了。我經常對蘇童說,期待你成為更偉大的作家,干點壞事。但蘇童依然是非常陽光、非常誠懇地笑了一下。余華的笑就“不懷好意”,所以他的小說就是另外一種。總之,你提的是蠻有趣的問題,歷史上很多人都研究過這個問題。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