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wǎng)>文學(xué)閱讀>散文

漣水謠

來源:《北京文學(xué)》 劉克邦   時間 : 2019-04-24

 

分享到: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既身處其中,又恍若夢囈。他們是我的親人,與我血脈相連。我不說出他們的名字,因為,他們又不僅僅是我的親人,他們更是在命運河流泅渡中每個人的親人——他們是人間燈火中最孤獨、最寂寥,又最尋常、最溫暖的那一屋燈。

  一

  湘鄉(xiāng),古名龍城,是“湘軍”的發(fā)源地。這里,每一處炊煙都頑強生長著;這里,無數(shù)人間的故事,在歲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中靜靜流淌。

  漣水河,從南至北穿境而過,跳入湘江,鉆進洞庭,跟隨長江的腳步,在廣袤的大海中找到歸宿。

  千百年來,它千回百轉(zhuǎn),奔騰不息,孕育和滋潤了兩岸生生不息的萬物和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們,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愛恨情仇、悲歡離合的人間活劇。

  漣水河畔,芙蓉花開。那些花兒,盡情地汲取大地的養(yǎng)分,將日月的精華攝入心懷,自顧自地孕育著,開放著,開得是那么的熱烈、奔放、從容和自在。

  她,猶如千萬枝芙蓉中的一枝,出生于家境殷實的大戶人家,身材苗條,曲線優(yōu)美,臉面清秀,黑發(fā)飄逸,且從小接受教育,知書達禮,溫文爾雅,見人一臉的微笑,說話總怕驚擾別人似的,在嗓子里先將聲調(diào)摁低幾度、“漂洗干凈”后再施放出來,如牧童在吹奏一曲美妙的晨笛,讓聽者如飲甘泉、如沐春風(fēng)。

  令人遺憾的是,天神爺在打造她時也許是分心、走了神,也許是看她身姿太完美了,不能讓女人的優(yōu)點在她身上全占,于是在她端莊秀麗的臉龐上安放了一雙斜睨的眼睛。

  這是一雙與眾不同的眼睛,眼瞼斜拉,眼球翻轉(zhuǎn),瞳孔黯淡,正面看人時似乎在望著另一個地方。眼睛的缺陷,猶如一件玲瓏剔透的玉器橫生了一處瑕斑。

  盡管如此,她的聰穎、賢惠和能干,仍然遠近聞名,為大伙兒稱道。剛過碧玉年華,提親的人踏破了門檻。

  舊時婚俗講究門當戶對,八字相合。父母視她為掌上明珠,千挑萬選,為她相中了鄰近另一大戶人家的小伙。經(jīng)媒人撮合,八字一碰,兩家人十分滿意,即把親事定了下來。

  舊時的婚姻,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兒女是無價錢可講的。就這樣,雙方連面都未見,就披紅掛綠,在爆竹聲聲中拜堂成親了。

  女尚包容,寬厚慈悲。她擁有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美德——內(nèi)斂、文靜,不善言語,也不會察言觀色,投人所好,但篤實、忠厚、勤快,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是操持家務(wù)的一把好手;她心地善良,有極好的人緣,也從不與人較長計短,街坊四鄰誰有困難需要幫助,她毫不吝嗇地盡力而為。

  小伙子帥氣、豪爽、瀟灑、活潑,崇尚武藝,讀書不少,做生意、開礦山、進軍營、當教書匠,省內(nèi)省外,走南闖北,什么都干過,且干得像模像樣,是祠堂里同輩中的“老大”,被長輩們看作是家族中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人。

  他倆的結(jié)合,大家都說是好馬配好鞍,是絕好的一對。

  然而世事不遂人愿,這看似美好平靜的婚姻,實際上暗礁遍布。兩人結(jié)婚后,并不像人們期待的那樣,糯米飯摻酒藥子——越捂越濃香。由于性格迥異、情趣不同,兩人之間的情感就像油與水一樣,雖然盛在一個罐子里,卻始終融不到一塊去。

  她寡言少語,埋頭于家務(wù)瑣事,潛心搓麻、紡紗、繡花、縫衣服、納鞋底之類的女工,少了些對丈夫的熱情、溫存與體貼。

  小伙子是個性格外向的人,在外闖蕩得多,朋友多,見識多,回家后總喜歡將外面聽到的、見到的、親身經(jīng)歷過的一些新鮮事、有趣事、重大事向她訴說.

  而她似乎只關(guān)心家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對他說的那些事兒一點興趣也沒有,沒等他把話說完,就待不住了,起身忙她的去了。

  久而久之,他心生不快,對她不滿起來。

  更有那多嘴多舌、無事生非之人,在他身前背后陰一句陽一句地鼓搗和挑動,什么“梧桐樹上落下只丑麻雀”“好鞍配一頭賴驢,可惜”“前世積了陰德,一表人才,偏偏找了個瞎子堂客”等,不堪入耳。

  他聽了后如鯁在喉,好不是滋味。

  外因的興風(fēng)作浪,推動了內(nèi)因的質(zhì)變升級。

  也許,當一個男人開始厭棄一個女人的時候,連她的呼吸都是錯的,她曾經(jīng)的優(yōu)點都成了缺點。逐漸地,他由心存芥蒂、隱忍不發(fā)到心生厭煩、焦躁不安起來,越看她越丑,越看她越一無是處,疏遠起她來,不理睬她了。

  幾年的相處中,雖然先后生下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但也是冷水里面發(fā)熱氣——貌合神離,相互越走越遠。

  他的父親是個嚴厲之人,似乎覺察到了什么。

  一天,把他叫到臥室,問他怎么回事。他低著頭,拽住衣角,不吭一聲。“告訴你,如果有半點非分之想,我打斷你的腿!”聲如雷霆,震得窗戶紙軋軋作響。

  懾于父親的威嚴,他不敢吐露真情,更不敢有絲毫反抗,只得逃避現(xiàn)實,長期闖蕩在外,一年到頭難與她見上幾面。

  新中國成立以后,也許是有凌云壯志,想大干一番事業(yè),也許是借機逃避早已厭倦的婚姻,他打起背包,去了更遙遠的大湘西黔陽支教,三年五年也難回家一趟,與她見面的日子更少了。

  她的臉上失去了幸福女人應(yīng)該有的光彩,但她沒有失卻善良 、厚道的本質(zhì)。

  傳統(tǒng)的“三從四德”是她堅守的信條,雖然心知肚明丈夫的離心和背棄,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她默默地忍受著一個女人的清冷、孤寂和委屈,從不將自己的苦衷向任何人訴說,忠實地、毫無怨言地謹守家中,縫補漿洗,燒火煮飯,侍奉公婆,照料孩子。

  二

  黔城,一座古老的小鎮(zhèn),位于雪峰山下,沅水與潕水匯合之處,青山環(huán)抱,碧波簇擁,城墻城門巍然屹立,老街古巷縱橫交錯,板式舊居鱗次櫛比,古樸精致,別有一番迷人景致。

  唐代詩人王昌齡曾貶謫此處,心緒紛亂而惆悵,但堅守著自尊與清逸,寫下了“一片冰心在玉壺” 流傳千古的詩句。

  這一片冰心,清澈而明亮,映照著的卻是苦難深重的人間,是愛恨糾纏的塵世。

  黔陽三中,就設(shè)在黔城,是全縣唯一一所不在縣城的中學(xué)。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舉。這所破破爛爛的學(xué)校,條件艱苦,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們的工作任務(wù)十分繁重。

  在這里,他忘記了怨屈和煩惱,全身心投入教學(xué)之中,似乎忘情工作才能抹去擾人的惆悵,所有的不快都暫時離他遠去了。

  他一人兼任三人的課程,數(shù)學(xué),物理,還有體育,一天到晚連軸轉(zhuǎn),既是教學(xué)中的“拼命三郎”,又是學(xué)校的“頂門柱”,深受學(xué)生與家長的崇敬和愛戴。

  從古鎮(zhèn)出發(fā),沿潕水而上,約十里地路程,是一片連綿不斷的山巒。

  山巒之中,漫山遍野的油茶、板栗、楊梅、樅樹、竹子,還有許許多多不知名的喬木、灌木、野花、野草,在陽光與風(fēng)雨中旺盛生長,豐富著這里的景象,也養(yǎng)育著這里的山民。

  她,如同這些樸素的植物一樣,質(zhì)樸堅忍,土生土長在這片豐盈、葳蕤的土地上。

  她父母早逝,哥哥是個老實人,含辛茹苦操持著并不十分豐厚的家業(yè),帶著她和兩個妹妹,寧可自己少吃少穿,拼死拼活,也不能餓著她們、凍著她們,供她們上學(xué)念書。

  她也很爭氣,除了協(xié)助兄長照顧好兩個妹妹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勞動外,一頭扎進書本里,勤奮攻讀,從小學(xué)到中學(xué),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了省立芷江師范,畢業(yè)后分配回家鄉(xiāng)當上了小學(xué)老師,端上了衣食無憂的“鐵飯碗”,也算是這方圓幾十里地最有出息的人了。

  這個地方,地處偏遠,交通閉塞,與外界聯(lián)系極少,加上一門心思全在教孩子們讀書識字的工作上,春來冬去,眼看一年又一年地過去了,她年過28歲,仍未找上合適的對象。

  這在當時當?shù)貋碚f,算是一突出的“老大難”了。

  也許,人生的一次偶遇,會決定一生的走向。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見了她,共同的事業(yè),共同的志向,共同的話語,兩人一見如故,相互間產(chǎn)生了好感。

  她經(jīng)常就教學(xué)上的問題請教于他,他也熱心地向她傳授教學(xué)經(jīng)驗,關(guān)心她的生活,支持她的工作。

  久而久之,他們無話不說,走得更近了。

  他傾慕她,欣賞她的開朗、熱情、好學(xué)和敬業(yè),點燃了心中幾近泯滅的希望之光,憧憬著未來的幸福,雖然心存顧忌,但愛的魔力太過強大,早已把它吞噬與消融。

  她過于單純,陷入了愛河,敬仰他,崇拜他,充分地信任他,從未詢問過他的過去。

  就這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在同事們的一片祝賀聲中,他們登記結(jié)婚了。

  一年之后,愛情之花結(jié)出了果子,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子呱呱墜地,一家人陶醉在幸福與快樂之中。

  三

  他似乎對自己使用了障眼法,仿佛已經(jīng)忘記了在老家還有妻兒老小。

  紙是包不住火的。荒謬、草率和沖動的結(jié)果,是一杯難以吞咽的苦酒。

  媳婦見婆婆,孝敬長輩,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她是個當老師的人,懂得孝順公婆的道理,多次向他提出,她嫁給了漣水,得禮敬漣水,叩拜高堂,以表做兒媳的心意。

  每次提起這個話題,他心里就一陣子緊張,支支吾吾,總以各種理由搪塞。

  終于有一天,她不管不顧了,把話說得像鐵板一樣堅硬,非要去趟漣水河畔不可,不然,不僅別人會戳脊梁骨,自己在良心上也過不去。

  他十分了解她,她決定了的事,是九頭牛也拉不回的。眼看家里的事是瞞不住了,他撲通一聲跪在她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一五一十向她坦白了實情。

  聽他一說,如晴天一聲霹靂,她瞬間覺得,天塌了!

  這是她認識的那個男人嗎?這還是那個她信任愛慕的丈夫嗎?她怎么也不敢相信,平日里對她言聽計從、恩愛有加的丈夫,竟欺騙了自己這么些年。

  一氣之下,她鉆進被子里臥床不起,幾天幾晚滴水不喝,粒米不進。

  消息不脛而走,同事們議論紛紛,鄰居們指指點點。“還當老師,怎么教學(xué)生?”“看他一本正經(jīng),原來是個偽君子!”……嘆息、指責(zé)、詛咒、譏諷,似狂風(fēng)里卷著利箭,紛紛向他射來。

  他四面受敵,由一名被人稱道的優(yōu)秀老師,一下子變成了眾人嗤之以鼻的“垃圾”,從高峰跌到了谷底。他悔恨、羞愧,心緒慌亂,在眾人面前抬不起頭。

  她恨他,恨他隱瞞婚史,恨他騙取了自己的一片深情,恨他讓自己晴朗的心空,陡然間陰云密布。她心如槁木,要與他一刀兩斷。

  他聲淚俱下,苦苦哀求:你是我生命的依托、心中的唯一,我不能沒有你,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我對不起你,一定要寬恕我。

  一個要離,一個不肯,情天恨海,怨悔交織,兩人的關(guān)系陷入了僵局。

  那是她一生難以抹去、永難泯滅的痛。

  母親哭泣,父親哀嘆。3歲的孩子,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驚恐得像一只暴風(fēng)雨中的小綿羊,緊緊地依偎在母親懷里,拉著母親的手不放,不停地叫喚:“媽媽!媽媽!”其聲之嬌脆,其情之凄悲,令天地動容。

  疼愛孩子,是母親的天性,看著乖巧、懂事而纖弱的幼子,她心如刀絞,抱著兒子一陣痛哭。

  四

  她始終被蒙在鼓里,每天起早摸黑,堂前屋后忙個不停。

  公公過世后,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生活更加艱難,她既主內(nèi)又舉主外,一人挑起重擔,使出渾身解數(shù)支撐著這個家。

  丈夫背叛的消息傳來,她一語不發(fā),內(nèi)心的風(fēng)暴雕琢了一個更冷靜的她。也許是太痛了,反而更顯沉默。

  她好像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家里發(fā)生的事情與她無任何關(guān)系,照樣忙她的家務(wù),悉心照顧著三個孩子,把熱乎乎、香噴噴的飯菜擺上桌子,將熱水熱茶送到婆婆面前……

  左鄰右舍圍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替她打抱不平,攛掇她去大鬧一場;娘家兄妹義憤填膺,替她寫好了訴狀,要將他繩之以法,并索賠巨額經(jīng)濟損失。

  婆婆與小姑也站在她一邊,罵他沒有了良心,要他了斷那邊,與她重歸于好。

  她強忍內(nèi)心的痛苦,始終保持沉默,被大家逼急了,才吐出一句:“人各有志,不勉強他了。”話未落音,眼淚嘩啦啦地直往下流。

  并不是沉默就代表她沒有情感,但沉默讓她更顯高貴。

  她恨他,恨他的無情,恨他的無義。她的恨卻在她那雙無所指向的雙眸中歸于沉寂。

  她身處道德高地,是名副其實的受害人,她完全可以名正言順、理直氣壯地維護自己的權(quán)益,但她卻超乎異常地隱忍和退讓,沒有怨憤,沒有指責(zé),更沒有暴跳如雷,而是自個兒默默地將委屈和痛楚深埋心底。

  他的背叛,從根本上動搖了她對自己的信心,也徹底傷了她的自尊。

  夜深人靜,孩子們熟睡了,她悄悄地爬起床,撥亮燈芯,趴在桌子上,給他寫下了最后的“情書”:

  “你好!當我知道你的情況后,說心里能夠平靜下來,那是假的。我們的婚姻,從一開始,就鑄成大錯,長久不了。我知道,你一表人才,能力強,有本事,我配不上你,但我要向你申明:我對得起你,對得起你的全家。今天,我們的緣分已經(jīng)走到頭了,我不能強求于你,更無心期待你回心轉(zhuǎn)意,我也不想傷害另一個人,讓另一個家庭破裂。從今后,你走你的陽關(guān)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我們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我們分手以后,我不乞求你恩賜一分一厘,也不向你索討一尺一寸。我?guī)е畠鹤吡耍叩眠h遠的,離你越遠越好,這輩子我不想再看到你……”

  一滴、兩滴、三滴……淚水順著她的臉頰滾落下來,浸透了發(fā)黃的信紙,浸濕了斑駁的桌面。

  心語付諸紙頭,珍貴而又脆弱,她生怕淚水的侵蝕使它像自己的命運一般遭受不測,小心翼翼地掀起信紙,伸展到燈火前烘烤,然后吹了吹,鋪陳桌上,繼續(xù)揮筆……

  “不管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是流落街頭,還是寄人籬下;是饑寒交迫,還是疾病纏身,我都不會來麻煩你,騷擾你,給你添堵,使你難堪。我唯有一個請求:你要好好孝敬你母親,她也夠苦的了;善待兩個未成年的兒子,他們還不能自食其力,后面的路還很長。我實在是無能為力了,拜托你了!最后,順便也告訴你一聲,我家兄妹替我寫的起訴書,我把它燒了。祝安好、幸福!”

  這是一封告別信,也是一封告慰自己的信。她要向他作別,也向過去的日子作別了。

  他曾經(jīng)是她的信仰,但現(xiàn)在她只想逃離,一去不返。

  黑暗中,房門被悄悄推開,婆婆倚靠在門框邊,凝望著暗淡燈光下兒媳疲憊而削瘦的背影,五味雜陳,心如芒刺,不知道說什么為好。

  兒媳聰明能干,里里外外一把手,重活累活一肩挑,起早貪黑忙個不停,把個家料理得熨熨帖帖、妥妥當當,沒得話講。

  她賢惠,守孝道。公公在世時,她左一聲“爹爹”右一聲“爹爹”喊得沁甜;公公去世時,她伏在靈前長跪不起,哭得比任何人都傷心。

  公公不在了,她更加關(guān)心、體貼婆婆,冬天冷了,及時將燒熱的烘簍子送進房來;夏天熱了,手拿蒲扇湊上床前扇個不停,直到自己發(fā)困。

  她通情達理,與婆家人朝夕相處近十年,從未見她紅過臉,說過重話,更未計長論短、說三道四。

  這樣的好女人到哪里去找?天曉得兒子是那根筋捩了,放著這樣的清福不曉得享,卻偏要去追求那不切實際的所謂的“真情”與“真愛”。

  想到此,婆婆長嘆一聲:“報應(yīng)啊!”沉靜的黑夜,陡然一驚。

  門外的聲響驚動了她。她回過身來,依稀可見黑暗處身軀佝僂、白發(fā)蒼蒼、滿臉愁容的婆婆,再也控制不了隱含在內(nèi)心深處的酸楚,撲了過來,伏在婆婆的肩臂上,“哇”的一聲痛哭起來。

  她走了,帶著女兒,留下兩個兒子,兩手空空,毅然地走了,滿懷傷感地走了。

  也許是潛意識里對女人的命運心懷悲戚,她想要親自撫養(yǎng)自己的女兒,希望她不會重復(fù)自己的命運。

  漣水滔滔,嗚咽不止,為她送行。

  五

  也許從生命的起初,每個人就注定有無數(shù)條路通向各個不同的方向。你選擇了一條崎嶇的路,就要走入那條人跡罕至之途。

  正當他為家庭糗事顏面掃盡,處于狼狽不堪的境地時,又一場更大的災(zāi)難在悄悄向他逼近。

  保家衛(wèi)國是神圣的,也是光榮的。校長從朝鮮戰(zhàn)場上下來,雖然喝的墨水不多,也不懂學(xué)校管理,但他是英雄,是功臣,有理由也有資格盤坐于眾人之上,成為學(xué)校的“山主”。

  “山主”自私、偏執(zhí)、霸道,唯我獨大,老師們飽受欺凌,敢怒而不敢言。

  他還是那個純粹耿直的人。個人感情上的猶疑,不代表他沒有血性,不代表人格品行的低劣。

  初生牛犢不怕虎,仗著年輕氣盛,還有一身的才華和教學(xué)上的卓有成就,他不知天高地厚,觸摸起老虎屁股來。

  一次會上,他義正詞嚴,把大家憋在心頭的意見和盤托出,什么外行啦,自私啦,獨裁啦……等等,像放連珠炮似的數(shù)落了“山主”一頓。

  “山主”完全沒有想到,這個因為工作賣力、教學(xué)有方,讓他十分賞識并有心培養(yǎng)重用的年輕教師,竟是如此狂傲不羈,不知好歹,竟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與他唱起對臺戲來,讓他臉面掃地,氣得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牙齒咬得格格格地響。

  在座的同事們也大吃一驚,緊張地瞪大眼睛望著他,在佩服他正直、豪爽、敢作敢為,為大家出口惡氣的同時,也暗暗地替他捏了一大把汗。

  他太天真了,太自信了,以為這個社會是公平的、正氣的。殊不知,陽光底下潛伏著陰暗,尊嚴之中隱含著卑劣,他的沖動、莽撞和冒失,為自己種下了不可挽回的苦果。

  拍案而起的代價是沉重的。

  在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中,先施放“大鳴大放”的煙幕,緊接著來一次“秋后算賬”。

  他“中槍”了,栽倒了,被人踩在腳底下爬不起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那次會議上的表現(xiàn),成了批斗他的引子、把柄和鐵證。校長是黨指派的領(lǐng)導(dǎo),神圣不可侵犯,他“無中生有,捕風(fēng)捉影,捏造事實,誹謗、誣陷、攻擊校長,就是對現(xiàn)實不滿,反對黨的領(lǐng)導(dǎo),反黨、反社會主義”。

  他有口難辯,成了頭頂上長瘡、腳底下灌膿——壞透了頂?shù)?ldquo;右派”“反革命”。

  理所當然,他不能再立身于圣潔的教師隊伍,被開除公職,判處徒刑,押送監(jiān)獄,接受勞動改造。年輕的他,身陷囹圄,跌進了萬劫不復(fù)的深淵。

  他仰天叫屈。然而,天無聲,地不語。

  六

  這同樣是一個隱忍的女人。似乎,女人的寬容、忍讓使她變得更柔韌、更強大。

  她完全傻了。沒想到,好不容易撫平心靈創(chuàng)傷,又飛來一場橫禍,她的心靈再一次被撕裂、刺痛。

  他才華橫溢,善解人意,要不是他蒙騙了她,她還是挺敬重他,蠻喜歡他的。他的瞞天過海,實在是太傷她的心了。

  她的心,曾宛如秋天滿庭院的枯枝落葉,一片片飄散、枯黃。本無心再與他一起共度人生,但孩子太小,可憐巴巴,不能沒有完整家庭的呵護與憐愛,她猶豫了,心軟了,退讓了,沒有勇氣和決心與他分手。

  她終日以淚洗面,幾近精神崩潰。

  有人一生安逸,有人命運多舛。也許,不同的命運并不取決于一個人的善惡。

  她提醒著自己:不能,千萬不能倒下去!

  她搖搖晃晃努力地支撐著自己,強忍傷悲,強裝笑臉,強打起精神,像往常一樣,走進教室教學(xué)生們讀書、識字、做練習(xí)……

  放學(xué)后,爬山越嶺,走家串戶,與學(xué)生家長促膝交談,共商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yǎng)……

  回到家中,做飯、洗衣、打掃衛(wèi)生、料理兒子的生活,忙個不停;晚上哄著兒子熟睡后,在昏黃的煤油燈下縫縫補補,悉心備課、批改作業(yè)……

  夜深了,星星時隱時現(xiàn),月亮鉆進了云層。山村小學(xué),白日的喧鬧過去,夜晚尤為孤寂、清冷。

  她忙過一陣子后,悄然爬上木板房二樓,孤身倚靠在欄桿邊,凝望暗淡月光下朦朧呈現(xiàn)的山峰與樹林的輪廓,聆聽四野里此起彼伏的蛙鳴和偶然間傳來的一兩聲鳥啼,傷心欲絕,肝腸寸斷,仰望星空,無奈地求問:“老天爺啊,你為何如此捉弄人?”

  三年困難時期,經(jīng)濟蕭條,物資匱乏,人們不得不忍饑挨餓。

  她工資不高,勉強維持著母子倆日常的繳用。一日夫妻百日恩,善良的她,依然惦記著遠在洞庭湖農(nóng)場勞動改造的他。

  為了從并不寬裕的收入中摳出幾個子兒來寄給他,她強撐著虛弱的身子,硬頂著繁重教學(xué)任務(wù)帶來的勞累,想方設(shè)法利用課余時間和山村小學(xué)的便利條件,砍柴、種菜、養(yǎng)雞、養(yǎng)鴨、撿山茶籽、摘金銀花,盡最大的努力節(jié)省開支。

  宛如那山間植物,她柔軟而頑強,堅忍而執(zhí)著,不甘折服,為了他,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努力想活得更有力量,更生機勃勃。

  然而,天不遂人愿。由于長時間的營養(yǎng)不良,加上工作、生活和精神上的多重壓力,她不堪重負,大病了一場。

  組織上送來了關(guān)心,給她配發(fā)了常人難得一見的魚肉罐頭。

  她想到的是,在勞改農(nóng)場服刑的他,擔心他勞動強度大,食品匱乏,營養(yǎng)不良,除了給兒子嘗點新之外,自己舍不得舀上一羹,將罐頭全部寄了過去。

  唯有的心愿,是希望他早日出獄,獲得自由。

  有人見她母子倆無依無靠,生活如此艱難,好言相勸:離了吧,是他對不起你……我們替你介紹一個更好的人。

  她兩眼通紅,淚光閃爍,搖搖頭,婉言謝絕。

  再堅韌的植物,沒有了養(yǎng)分的支撐,也會枯槁、衰竭。她終是萎頓了。她心力交瘁,積憂成疾,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一天天消瘦下去。

  終于,有一天,她一個踉蹌,倒在了講臺上,任憑年僅10歲的兒子撲在身上撕心裂肺地哭喊“媽媽!媽媽!”也依舊一動不動,無任何反應(yīng)。

  情況緊急,學(xué)生們迅即叫來家長,七手八腳氣喘吁吁地將她抬到公社衛(wèi)生院,隨即又轉(zhuǎn)往縣城安江。雖經(jīng)醫(yī)院全力搶救,終因她病入膏肓,醫(yī)生們回天乏術(shù),無法將她從死神手中搶奪過來。

  她怏怏地瞥了這個世界一眼,走完短暫的38個年頭的人生,告別了疼愛的兒子,告別了牽腸掛肚、愛恨交織、遠在他鄉(xiāng)的他,也告別了令她驕傲與自豪,并為之忘我奮斗、日夜操勞的教育事業(yè),帶著苦楚,帶著怨憤,帶著深深的遺憾和眷戀走了,永遠地走了。

  七

  他追求幸福、崇尚自由,本沒有錯,也無可非議,但他忽略了一點:他只顧重視自己,忽視了他人。其結(jié)果是,在給他人帶來痛楚與悲傷的同時,也給自己戴上了沉重的鐐銬。

  他不再是那個直言莽撞的年輕人了,更不是那個當年與日本鬼子狹路相逢、勇猛廝殺的剛烈漢子。5年的服刑,他飽受欺凌、折磨和屈辱,經(jīng)歷了太多的風(fēng)霜雨雪和酸甜苦辣,棱角磨鈍了,銳氣消失了,沒有了過去的光鮮和帥氣,剩下的只有哀嘆、悔恨和心灰意冷。

  命運讓他跌落谷底,墜入無邊的黑暗。他心有不甘,卻又無力反抗。

  他回到農(nóng)村老家,在漣水河邊,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不,應(yīng)該說,比一名普通的農(nóng)民還不如。

  他不能再回到他一生鐘情和癡迷的校園、教室和講臺,無法再與山區(qū)那些純真無瑕、活潑可愛的孩子親密無間……他一肚子的知識、渾身的才華和滿腹志向荒蕪了,只剩沮喪、傷心。

  他人不像人,家不成家,與她和兒子人各一方,不能盡一個丈夫和父親應(yīng)盡的責(zé)任,不能享受正常家庭的溫暖和幸福,痛苦到了極點。

  大雨滂沱,漣水暴漲。

  他佇立河岸,任雨水澆淋,濕透了全身,面對咆哮的洪水似猛獸般肆虐和吞噬四處的農(nóng)田及作物,憤然疾呼:“漣水,你好無情呀,干脆連我一起卷走吧!”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

  他必須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監(jiān)管和教育,必須委曲求全,老老實實做事,規(guī)規(guī)矩矩做人。

  他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生產(chǎn)隊里拼命地勞動來多掙工分,以工分換取糧食,用糧食填充肚皮,頑強地支撐著、維持著自己生命的不息和家小生活的安定。

  那是時代之殤,也是個人之痛。人生的苦難并不都是財富,也可能瓦解一個人生存的全部意義。

  路途遙遠,加上經(jīng)濟拮據(jù),他與她形同牛郎織女,幾年時間難得相見一面,相互間的聯(lián)系只能靠書信維持。

  20世紀60年代,交通閉塞,郵政落后,湘中與湘西雖然只相隔數(shù)百里,但一封信往往要一兩個月,或者是兩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到達。

  妻子去世,他毫不知情。半年之后,學(xué)??吹搅怂膩硇牛鶕?jù)落款地址,寫信告訴了他不幸的消息,要他趕快過來接走無人照管的孤苦伶仃的兒子。

  接到來信后,他滿懷狐疑,拿著信封左看右看,怎么不是她的筆跡?沒有錯,上面白紙黑字、清清楚楚載明來自黔陽塘沖灣小學(xué),一種不祥之兆襲上心頭。

  他忐忑不安地拆開信件,展開一看,大吃一驚。

  他看到紙上降落的是一只不祥的鳥,張牙舞爪且鮮血淋淋。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從頭至尾一字不落地再看一遍,不由得心一緊,再一抖,一股寒氣傳遍全身,直入骨髓。

  他一陣眩暈,似乎天地倒轉(zhuǎn)了過來,不停地、反復(fù)地喃喃自語:“這不可能,這不可能……”

  那個堅忍的女人走了。她像原野上的植物一樣,塵歸塵,土歸土,只留給他無盡的痛楚和哀傷。

  長夜難眠,淚濕衣襟,他終究沒能留住這個他傷害過的女人。

  他心急火燎,連夜起程,坐火車,轉(zhuǎn)汽車,疾步崎嶇山路,經(jīng)過三天三晚的長途奔波,見到了瘦弱憔悴的兒子。

  父子相見,悲從中來,兩人緊緊地抱在一起,泣不成聲。

  山坡上,一大一小,兩個身影長跪在她的墳前,一次又一次地叩拜,一聲又一聲地呼喊、哭泣,其情其狀,令山地顫抖,使云彩落淚。

  殘陽如血,接踵而至的是黑暗與荒涼。他們淚痕滿面,凝視著那堆隆起的冢土,久久不肯離去……

  八

  他別無選擇,告別了無憂無慮、快樂的童年,告別了與母親生前相依為命的地方,隨同父親來到了漣水河畔,走進了一個他完全陌生的世界。

  漣水無聲,且無情。

  這是他未曾料想的世界,他在紅塵滾滾里開始了生命的修行。這場修行,從肉身到精神,都不啻一場深徹的洗禮。在這里,他經(jīng)歷了前所未有的困苦和磨難。

  父親當老師出身,服刑時雙腿染上了嚴重的風(fēng)濕病,挑不了重擔,下不了水田,每天掙得的工分比一個普通婦女還不如。

  年邁的祖母舊時留下“三寸金蓮”,行動不便,且身體多病,三天兩天臥床不起。

  兩個同父異母的兄長,尚未成人,勞力有限,自身難保。

  一家五口,掙的工分少,分的糧食少,遠遠不夠吃,往往吃了上頓沒下頓,以南瓜充饑,干活時一股子酸水從胃里反出。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全家人常常只得吃紅鍋子菜,一年到頭開不了幾次葷。

  他正是吃長飯的人,經(jīng)常餓得頭發(fā)昏、眼發(fā)黑、全身無力、腳打跪,只好偷吃鄰居家的剩菜冷飯和地里的紅薯、黃瓜乃至油菜薹充饑。

  冬天里,寒風(fēng)刺骨,他衣著單薄,凍得直打哆嗦,尤其是那雙光腳丫子套在破了口子的膠鞋里,哪抵得住天寒地凍的侵襲,腫得像對大蘿卜,一按一個白手指印,之后由紅轉(zhuǎn)青,由青轉(zhuǎn)紫,破口,發(fā)爛,流膿,走路一顛一顛的,整個冬季都在疼痛難忍中度過。

  一個孩子,在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經(jīng)歷了常人不能承受的苦難和磨礪。作為“黑五類”、勞改釋放犯的子女,理所當然,他被排擠在正常人之外,落入社會的最底層。

  十幾歲的孩子,理應(yīng)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但他沒有這個資格,每天起早摸黑,看牛、砍柴、拾糞、撿煤渣、打豬草,在生產(chǎn)隊里干與他年齡極不相稱的重活、臟活和累活。

  看著同齡孩子背著書包高高興興、蹦蹦跳跳上學(xué)去,他傷心極了,怨憤世道的不公,經(jīng)常躲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放肆痛哭一場。

  在鄉(xiāng)村,人與人之間,嗑嗑碰碰是少不了的。與其他孩子爭吵,哪怕他再有理,一句“右派分子”就能唬住他,鎮(zhèn)倒他。別家的孩子可以在他頭上拉屎拉尿,吐他一身的唾沫。他總是忍氣吞聲,讓人家三分。

  他知道,“與貧下中農(nóng)作對”,會給家里制造麻煩,沒有好果子吃。

  沒有了父母的庇護,他像漣水河里折斷舵把、跌落風(fēng)帆的小船,在狂風(fēng)暴雨的黑夜中,孤獨,惶恐,掙扎,無助,不知道岸在哪里,該駛向何方。

  九

  “快進去,叫她一聲!”他站在門邊,猶豫著。鄰居大嬸急了,叫嚷起來。

  屋子里,擠滿了人,熱鬧得很。大家圍著她,噓寒問暖,勝似親人。

  她離開這里十多年了,卻像從未離開,她的善良、厚道和熱心積攢了深厚的人緣,生產(chǎn)隊里男女老少惦記著她,熱情地歡迎她的到來。

  那一年,他的父親背叛了她。她像一片孤獨的落葉,在漣水河上無聲無息地漂浮,任凄寒侵蝕,任波浪摧折,以無爭的姿態(tài)抗爭著對她的不公。

  積善獲祥,弱者總會被上天眷顧。

  在親友的幫助下,她帶著女兒,幾經(jīng)輾轉(zhuǎn),去了鄰縣的一個鄉(xiāng)鎮(zhèn),嫁給了供銷社一老實巴交的孤身老頭。

  老頭子是個受苦之人,十分珍惜這場遲到的婚姻,對她百依百順、言聽計從,待繼女也疼愛有加,勝似親生。

  她也十分關(guān)心他、體貼他,精打細算,勤勞持家,把一個原本冷清、蕭條且凌亂不堪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條,一家三口甜蜜和美,日子也還算是過得稱心如意。

  時間長了,條件好了,她總想回到過去的地方看看,看看曾經(jīng)待她不薄的婆婆,看看她日夜思念的血肉相連的兒子,看看漣水河兩岸那片親切而溫馨的土地和在那片土地上頑強生長、遂心綻放、鮮艷美麗的芙蓉花。

  在歲月的流逝中,痛苦已然消解,她心中只剩下牽掛。老頭子善解人意,替她準備好一切,敦促她盡早動身。

  這不,她如愿以償,成行了,回來了。

  眾鄉(xiāng)親聞訊趕來,問長問短,熱情似火。她感動不已,如一縷春風(fēng)拂過心房。

  這時,她想起了他,那個沒有母親的孩子,雖然她恨他的母親第三者插足,搶走了她的丈夫,破壞了她的家庭,毀滅了她的幸福,但他是無辜的,他不應(yīng)該為上一輩的糾葛承受苦難。

  現(xiàn)在,他成了“冇娘崽”,怪造孽的。她要見見他,給他關(guān)心,給他撫慰,給他希望和信心。

  好心的鄰居被她的想法感動,在野外找到了正在割草的他,高興地告訴他:有一個好人,要見你。他滿懷狐疑,經(jīng)不住鄰居的規(guī)勸,忸忸怩怩地來了。

  也許,每一個有眼疾的人,上天都為之另開了一只天使之眼。

  眼神不好的她,卻耳聰心明,聽到屋外有聲,顧不得與大家打招呼,三步并作兩步跨出屋子,只見一個衣衫襤褸、瘦骨嶙峋的少年木訥地、傻傻地站在那里,禁不住心頭一顫,不顧一切地奔上前去,將他緊緊地摟在懷中……

  不為懂得,只為慈悲。她有眼疾,精神卻永遠明亮。他伏在她懷中,那么平靜,就像依靠著唯一的故鄉(xiāng)。而她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這孩子的信賴與倚靠中,她收獲了人性中最溫馨、最美妙的犒勞與賞賜。

  也許她自己都沒有想到,這苦難的人生,沉淀出的,竟是一份深邃與寬厚,慈悲與欣然……

 

  尾聲

  漣水河,靜靜流淌,自顧向北而去,流走的是一代人的命運、悲歡、浮沉……

  時光荏苒,繁華落盡,曲終人散。她、她與他早已作古,長眠于這片蒼涼的土地。那個苦命的孩子,幾經(jīng)搏擊,終琢成器,安居都市,現(xiàn)已年過花甲,坐在窗前,遙望故鄉(xiāng),不由得哼起了兒時的歌謠:

  桐子樹,開白花,

  姣蓮愛我我愛她。

  好想和她打個啵(親吻),

  又怕屋里爺娘罵。

  (本文載于《北京文學(xué)》2019年第4期)

 

  《漣水謠》創(chuàng)作談

  劉克邦

  我寫長篇散文《漣水謠》,是沉重的,也是幸福的。

  在我的家鄉(xiāng),有一條河,叫漣水河。它是湘江的一條支流。河的兩岸,人杰地靈,田園如畫,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蓮荷盛開,稻花飄香。這里的人民純樸、善良、團結(jié)、友愛、勤勞、勇敢。他們熱愛自己的家園,辛勤耕耘著這片土地;他們和睦相處榮辱與共,珍惜每時每刻的安寧與自由;他們感恩大自然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賜予,憧憬和向往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

  我的祖輩就在這漣水河畔,他們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迎著朝霞,守著月光,勞作,交往,繁衍,生存,與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休戚與共,也與這條河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風(fēng)雨的摧枯拉朽,冷暖的更替輪回,推動著人類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也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漣水河畔也毫不例外。

  這里的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無不在社會演進、時代變革的大背景下,在社會生活的舞臺上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演唱符合自己個性和特點的曲目,演繹出一場又一場有聲有色、凄美悲壯、生動深刻的人間活劇,賦予這片土地、這條河流不同凡響的時代印記,留給人們無盡的思考和綿長的教益。

  我的童年、少年在這里度過,是伴著漣水謠長大、走出來的。對于我來說,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花草都生死相牽、血肉相連,格外地溫馨與親切。我的家庭、我的親人際遇的種種坎坷和層層棘籬歷歷在目,縈繞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多少年來,每當我因為生活或者是工作上的事引致煩惱或激動,躺在床上瞪大兩眼夜不入眠時,耳邊就響起那兒時飄蕩在屋前房后、山間地旁的漣水謠,那份純真,那份質(zhì)樸,那種與世無爭,那種與人為善,那些糾糾葛葛、凄凄悲悲、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叩擊我的心扉,擾動我的心際,涌動在周身的血液里,讓我久久難以平靜。

  在那個時代,他們的酸甜苦辣和喜樂哀愁,遭遇的種種艱難與不幸,讓人刻骨銘心,有一種錐心的痛。是他們的錯?不是!是時代的錯?也不是!是這片土地、這條河流的錯?更不是!這無需有解,也不應(yīng)該去求解,這是人類生活與生存應(yīng)有的熬煉與淬火。

  我無法克制自己不去觸碰、不去回憶、不付諸筆頭那些人、那些事,惟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將人及人的生活中最根本、最珍貴也最需要的真、善、美記錄下來,讓它傳承與延續(xù)。

  我想,這應(yīng)該是最好的選項和解答。

  由此,《漣水謠》的畫面一幕幕在眼前閃現(xiàn),人的生活的不易和人性之美充盈其間。當我將那首童謠落筆紙上時,我長噓了一口氣,頓覺一身莫大的輕松,也算是了卻我沉積已久不負這片土地、這條河流養(yǎng)育之恩的心愿!

  最后,我還要表達的是,我的散文《漣水謠》,也連同我的情感,能見諸《北京文學(xué)》,是一種榮幸。在這里,我要衷心地感謝《北京文學(xué)》編輯老師們的提攜和抬愛!希望《北京文學(xué)》越辦越好,成為倡導(dǎo)和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shè)的領(lǐng)銜高地!

 

  作者簡介:

  劉克邦,文創(chuàng)一級,高級會計師,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首批資深會員,中國作協(xié)會員,中國散文學(xué)會會員,湖南省文聯(lián)委員,湖南省作協(xié)全委會委員,湖南省散文學(xué)會名譽會長;出版散文集《金秋的禮物》《清晨的感動》《自然抵達》《心有彼岸》4部;在《中國作家》《北京文學(xué)》《天津文學(xué)》《山西文學(xué)》《安徽文學(xué)》《散文百家》《散文選刊》《海外文摘》《芙蓉》《創(chuàng)作與評論》《湘江文藝》《文學(xué)界》《湖南文學(xué)》和《文藝報》《中國文化報》《中國財經(jīng)報》《湖南日報》等報刊發(fā)表文學(xué)作品200多篇;獲全國第六屆冰心散文獎、湖南省第四屆毛澤東文學(xué)獎、湖南省第五屆社會科學(xué)優(yōu)秀成果獎、財政部征文一等獎、中國作家雜志社征文一等獎,中國財政雜志社征文一等獎,長沙市“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quán)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