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湘軍動態(tài)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wǎng)>文學湘軍動態(tài)

劉克邦:清泉,在金橋流淌

來源:湖南作家網(wǎng)   時間 : 2021-04-12

 

分享到:

  記得60年代有一部電影,里面有一句歌詞“通向天堂有大路,人民公社是金橋”。如今,人民公社已成歷史,但金橋還在乎?

  金秋十月,陽光明媚,我們走進了金橋。

  長沙縣高橋鎮(zhèn)的金橋村,離星沙縣城50公里,總面積21.5平方公里,總?cè)丝?900多人。這里,是高橋老街的所在地,打古以來,就有產(chǎn)銷并舉既農(nóng)又商的傳統(tǒng),盛產(chǎn)水稻、湘蓮和綠茶,明清時代48茶莊72店鋪遠近聞名。

  這里,阡陌縱橫,田園層疊,炊煙裊裊,瓜果飄香。金井河清澈見底,波光粼粼,載著兩岸的安寧與甜蜜緩緩流淌,從村中蜿蜒穿過,投入湘江的懷抱;玉皇山、三尖林巍峨挺拔,郁郁蔥蔥,山中古樹參天,寺廟林立,更添了金橋的壯麗與神奇。

  村口,一條筆直、寬闊的柏油馬路敞開胸懷,熱情地迎送絡繹不絕來此觀光的客人。路的兩邊,成行連排俊俏、葳蕤的楓樹迎風招展,傲然挺立,毫不掩飾地將村民們的滿足與自豪展露無遺。

  許是秋婆婆的到來,楓樹已悄悄地換上了新裝,從下到上,由外及里,由綠泛黃,由黃轉(zhuǎn)紅,從淺紅變?yōu)榇蠹t、深紅,直至紅遍全身。一眼望去,像一具具升騰的火焰,又似一團團縈繞的晚霞,將整個金橋染成一個赩紅的世界。煞是好看!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驚嘆之余,我不由得吟出了這句古詩。此地此景,不正是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的寫照么?

  “金橋為何對紅楓情有獨鐘?”我好奇地打問。

  “紅楓代表相思,讓我們記住鄉(xiāng)愁,讓外出創(chuàng)業(yè)的人記得家鄉(xiāng)的味道。”村支書史勇維感慨不已,答話里充滿了詩意。

  是啊,大量農(nóng)民外出打工,為國家建設發(fā)展獻力,可不能讓他們的家園荒蕪、冷落!

  老街后面,是一片開闊地,雖然秋天已近尾聲,是作物生長的淡季,但青菜、豆角、辣椒等蔬菜不甘罷休,仍然在頑強地汲取陽光與土壤的營養(yǎng),實現(xiàn)快生多產(chǎn),為豐富人們的餐桌盡己所能。

  菜地中間,有一小塊地方,面積約300平方米,四周以青磚鋪路,欄桿圍擋,里面花草茂盛,吐紅爭鮮,典型一精致、玲瓏的小野地花園。

  我探身凝望,只見吐著鮮紅花瓣的美人蕉,撐著狀若雨傘葉面的風車草,還有佩劍滿身霸氣凌人的花葉蘆荻,密密匝匝,擠成一團,各自使出渾身的解數(shù),爭先恐后將水靈、鮮活與絢麗肆意揮揚。

  “這是凈化生活污水的人工濕地。”見我們心生疑惑,史支書解說,“美人蕉、風車草、花葉蘆荻都是吸收氮磷的‘高手’”。

  我們恍然大悟,了解到“花園”的真相:在這些花草之下,隱藏一口深水池,村里各家的生活污水戶通過地下管道流入池子,通過里面的格柵池、厭氧池先后去除渣滓與有機物,再將污水抽上來,澆灌在這些花草上,由花?吸收凈化后,從底下的卵石、沙礫層過濾出去,就成了透徹、明亮的純凈水了。經(jīng)檢驗,達到一級A類標準,不僅可以養(yǎng)魚,人畜飲用也沒有絲毫問題。

  真的嗎?污水也能飲用,太神妙了。千真萬確!生怕我們懷疑,支書的回答斬釘截鐵。

  “這需要多少投資?”身為財政人,對投資頗感興趣。“150多萬元。”支書回答。“錢從哪里來?”我知道,辦任何事,少不了一個“錢”字。“政府投資,從治理生態(tài)環(huán)境專項中解決。”陪同一旁的鎮(zhèn)黨委書記彭萬貴插話,“金橋的群眾基層好,積極性高,是全市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的示范點呢!”

  當有人介紹我是省財政廳的老領導時,史支書馬上轉(zhuǎn)過身來,沖著我,“感謝你們的支持!”我不好意思領謝,岔開話題,“撥款夠嗎?”“當然不夠!”“那怎么辦?”“想辦法唄!”“情愿嗎?”“情愿!情愿!這是大好事呀!”話語干脆,他連說了兩個“情愿”。

  多好的帶頭人啊!我無需再問下去。

  望著那脫胎換骨、明凈如鏡靜靜流淌的“污水”,像乖孩子般地向金井河奔去,我心中如滔滔江水,激起了翻騰的浪花。如果廣大農(nóng)村排放的污水都成這樣,那江河湖海、萬物生靈該多么高興,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又何愁不能徹底好轉(zhuǎn)?

  金井河邊,豎立一塊宣傳牌,上面白底黑字,是一封“清水行動”倡議書。當我讀到“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水更清,岸更綠,家更美”時,豁然開朗,算是徹底了解了金橋人的心聲與行動。

  沿河西岸,是一排排綠樹簇擁,漂亮、整潔的樓房,或紅瓦、或綠瓦蓋頂,或涂料、或貼瓷飾墻,或金屬、或原木精制門窗,各具風格,各有特色,與遠近散落在林間、山腳、路旁造型別致、風味十足的農(nóng)莊、商鋪、民居遙相呼應,相映成趣,與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田園阡陌攜手一道,構成一幅天然、美麗、迷人的鄉(xiāng)村畫圖。

  我們邊走邊看,被眼前鮮亮、氣派的民房所吸引,好生羨慕金橋村民寬敞、舒適的居住條件與環(huán)境。

  突然間,我發(fā)現(xiàn),在一棟民房門口墻上,掛一塊精致的小木牌。走上前去,只見小木牌暗紅油漆打底,鐫刻描金,在上工工整整書寫幾行字:“寧讓人,勿使人讓我;寧吃虧,不使人吃虧。”

  見我凝望良久,史支書跨上前來,告訴我,這是村里的“家訓牌”,每家每戶都有,牌子由村里統(tǒng)一制作,“家訓”則由村民根據(jù)自家實際情況擬定,掛在門口,每天出進都能看到,既讓每個村民以“家訓”為鑒,日行三省,又烘托氣氛,促進全村的文明蔚然成風。

  果然,一路過去,每家門口無一例外,都掛有一塊“家訓牌”:“友善賓朋,和睦鄰里,尊老愛幼,幫親助戚。”“積谷防饑,積德防老;送子讀書,兒行孝道。”“干本份活,行俠義事,做正直人。”“先尊重別人,才能讓人尊敬。”……雖內(nèi)容各異,語言平實,但朗朗上口,通俗管用,倡導和諧文明、弘揚真善美的正能量盡在其中。

  在村中一扇墻垛上,我看到了一幅巨幅水彩畫:一老一少兩個人,中間放一盆暖水,小伙子蹲在地上,畢恭畢敬、細致入微地替坐在輪椅上的老奶奶洗腳、擦腳、剪趾甲;年邁的老奶奶高挽褲腿,雙手搭膝,像小孩子似地順從地接受小伙子的服侍,一臉的幸福在蕩漾。多么溫馨、感人的場景!

  在金橋,我們還參觀了家風家訓館、雷鋒號志愿者服務站、鄰里幫扶中心等精神文明建設場地,傳承弘揚文明道德、行動實干的好人好事不勝枚舉,無處不在,似爛漫的山花競相開放,無不閃耀出新農(nóng)村新風尚、新氣象的光芒。

  是啊,如今的農(nóng)村物質(zhì)條件好了,生活富裕了,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順心、甜蜜,老祖宗傳承下來的道德風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可不能丟啊!

  郭橋,一座百年老橋,橫跨金井河水,是金橋村的交通要塞,它歷經(jīng)風雨滄桑,承載擔當與使命,見證了新時代新農(nóng)村的深刻變化,是金橋人的生命之橋、幸福之橋,一座通向“天堂”的金橋。

  清水,在靜靜地流淌。我站在橋上,金橋的美景盡收眼底,鮮花盛開,綠意滿園,氣象萬千,欣欣向榮。我看到了金橋的安居樂業(yè)、勃勃生機,也看到了金橋人的美好夢想與璀璨未來!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