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 : 2018-02-08
分享到:
山 河 見 證
——謹以此文獻給義務扶貧楷模王新法
一個燕趙之地的退休軍人,不遠千里,來到武陵大山深處一個偏遠窮困地方,在湖南石門縣的薛家村扎根義務扶貧,一干就是三年,最后倒在扶貧工地,長眠“山河圓”里。
我站在藍天白云下的“六塔山”上,“山河圓”前,靜靜地伶聽“薛家村幫民共富軍人團隊”的謝淼參謀一字一句地講述王新法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心中涌動一股又一股悲痛與敬佩之氣。
再一次來到薛家村,我是隨縣人大常委會機關“七.一”前的黨建活動日團隊實地學習王新法的優(yōu)秀事跡。
之前,這里已經有一批又一批的崇拜者前來考察,也有好些人被他的事跡感動得淚飛如雨傾盆??梢哉f,整個2017年的上載,茶余飯后、街談巷議無不是那個義務扶貧的英模王新法。打開電視、翻開報紙,縣、市、省和中央媒體都在不厭其煩地報道他的事跡,非常賣力?!督夥跑妶蟆愤€上了頭版頭條。就連中央臺的新聞也沒有缺席,做了大篇幅的講述。湖南還向中央文明委為他申報了“全國道德模范”的榮譽稱號。真是好一派熱鬧景象。
一時間,王新法的名字傳遍三湘四水,大江南北。
薛家村,我是熟悉的。小村散落在一片峽谷深處,周圍的群山起伏綿延。這里是湘鄂西邊陲典型的貧困山區(qū)。多年來,扶貧是我們的重要任務。我曾經帶領我的縣文化局團隊,在臨近的山村聯(lián)系扶貧八年,見證了驅除貧窮的艱辛,流下了披星戴月的汗水。我對這位立志義務扶貧的人物有許多的關注,許多的理解,許多的敬佩。
記得2014年的時候,山里的春天還意猶未盡,零星的山花仍遍野撒潑。我又一次到南北鎮(zhèn)政府聯(lián)系扶貧點村的工作。談著談著,年輕的黨委書記匡斌話鋒一轉,說他們鎮(zhèn)的薛家村里來了一位河北石家莊的退休軍人,叫王新法,在那里搞義務扶貧,帶著村里的群眾修了一座紅軍烈士陵園,重新安葬了68位紅軍烈士的遺骨。講得有聲有色。還給我說起了故事。說是1932年,賀龍紅軍駐扎在石門活動,這68位紅軍不幸被敵人包圍在薛家村剪刀峽的一座孤峰上,彈盡糧絕,最后英勇不屈,集體跳崖殉難。壯烈之舉,堪比狼牙山五壯士。王新法到薛家村后,決意為他們修一座陵園,并為這座園取名叫“山河圓”。書記說起這件事,情緒激動,連夸了幾個“了不起!”
我覺得這事挺新鮮,有意義。于是,抽了個空,去到這個“山河圓”看一看。
從薛家村那山溝溝出發(fā),走一條村民修建的簡易公路,盤山而上,大約爬了七、八公里多路,來到一個叫“六塔山”的高峰上。眺望遠方,蒼山如海,群峰云繞,晃若置身仙境之中。山上的亂石荒山已被開墾一新,壘起一座園陵,樹立了三塊巨大的石頭,雕刻“山河圓”幾個大字,耀眼奪目。
我想,王新法在這樣的一座大山上,建起這樣一座陵園,可能是既想抒發(fā)他對烈士敬佩的意志,又想鼓動老百姓脫貧的壯志,確實不簡單。
那一天,我站在肅穆的“山河圓”前,凝望遠方,仿佛看到了那群跳崖烈士視死如歸的義勇精神,立即想到應該見見這位遠自千里而來的燕趙軍人。只是不巧,村支書覃遵彪告訴我,王新法已到村子最偏遠的安家片訪貧問苦去了,云深不知處。
遺憾的是,錯過這次機會,直到他在薛家村扶貧路上去世,我終是沒有在他生前見上一面。最后見到的是他永遠地靜靜地安睡在“山河圓”這座他生前修建的烈士陵園里,成了第69位烈士。這也是圓了一個他的夢,圓了他余生在武陵大山里義務扶貧的夢,圓了他人生信仰追求的夢。
不過,那次薛家村之行,盡管沒有見到王新法,還是在與彪書記的攀談中,更多地聽到了一些他的故事。這是一個1981年退伍轉業(yè)到石家莊巿公安局工作的退休軍人。2013年冬月,隨軍落戶石家莊的薛家村人曾德美,介紹他千里迢迢來到這里走走看看。很快,他就發(fā)現(xiàn)薛家村山很美,人很純,但老百姓很窮,由此生出了在這里搞義務扶貧的強烈念頭,希望在有生之年為薛家村做點事,改變這里的貧困面貌。那時,彪書記還以為他只是嘴上說說,樣子做做。畢竟,當兵出身,燕趙軍人,愛講豪言壯語,想當血性漢子,也能理解。他沒把王新法當回事。村里很多人也用這種懷疑的眼光看他,以為這位遠方來客只是來想開礦或建水電站賺錢的投資老板。懷著這種目的來的,他不是第一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新法卻不聲不響地把河北家里的鋪蓋行李也搬來了,借住到村民曾德義一棟已經棄置的舊木板房子里。
“他還真把這里當作家了。”彪書記告訴我,住下來后,王新法花了兩個月時間走遍村里的山山嶺嶺、溝溝坎坎,并挨家挨戶拉家常,聊愿景,并掏出1萬多元為兩個孤寡的貧困老人拉通了生活用電,購置了100個節(jié)能燈和30多個烤爐,免費發(fā)給一些困難的人家。最后,還執(zhí)意拿出自己僅有的64萬“養(yǎng)老錢”交給村里,說要建烈士陵園、架橋、修路、發(fā)展生態(tài)茶園,讓薛家村的日子好起來。彪書記終是被他的這些舉動感化了,答應讓他在這里安營扎寨,并讓村民們推舉他當“名譽村長”,好召呼村里的人干事。
我聽彪書記的描述,心里覺得這個人很“異類”,不一般??v觀中華千年文明,有忠肝義膽的人,有義薄云天的人,有為信仰舍命的人,有愿無私奉獻的人。但當今社會潮流下,時風不古,人情日薄,爭名逐利的人多,助人為樂的少見。這個王新法象一個孤膽英雄,吃了秤砣鐵了心要從大城市跑到這山溝溝來搞義務扶貧,架勢不小。我既贊嘆又有些不解。我想不明白他為了什么?
從此,這個人在我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象。后來斷斷續(xù)續(xù)地聽人夸贊,薛家村那個北方來的“名譽村長”,吃自己的飯,花自己的錢,不要回報地替薛家村干事,好人。我雖沒有很感動,卻是再添了對他的記憶。
轉眼到了2017的新年。1月22日晚上,我在家里看電視新聞,畫面突然出現(xiàn)王新法站在“2016’感動常德十大人物”頒獎典禮上,抱著獲獎的牌子發(fā)表感言。燈光下,他身著迷彩服,身板挺直,抬手一個軍禮,情緒有些激動:“三年來,許多朋友在問我:為什么來湖南?為什么在薛家村?為什么又出錢又出力?今天我想用我們做過的事告訴大家:因為我們是有信仰的共產黨人,因為我們是忠誠于自己祖國和人民的軍人!”
說得好,有力量!這一次,我是真的被他感動了,而且是很感動;這一次,我好像明白了他來薛家村到底是為什么,而且是真為什么;這一次,我有點意外他會說出這樣有品位的話,會有這樣高貴的精神和品德。主持人深情地講述獲獎理由:王新法扎根薛家村三年時間,個人拿出100多萬元,并游說一幫志同道合的軍人組建“薛家村幫民共富軍人團隊”捐資70多萬元扶貧,在建起“山河圓”烈士墓園后,又帶領村里的老百姓披荊斬棘,開山劈石,拓出了村道15公里,架起了6座橋梁,鋪設引水管道讓6個組的山里人家喝上了潔凈的山泉水,同步還解決了100多畝茶園的灌溉。鄉(xiāng)親們說,他做的這些事,堆積起來就是一座山!
說得是,這個王新法,應該是一座山,一座精神之山,一座品德之山。這座山,就象武陵大山一樣巍峨壯觀。
我衷心祝賀王新法拿到這個獎,這個對他名副其實的獎。
意想不到的是,一個月后的2月23日,竟傳來王新法在扶貧工地倒下的噩耗。據(jù)說這天下午3時許,他與村民一起查看關沙田河道、第6次動手修改橋梁建設圖紙時,突發(fā)心梗,猝然倒下,再也沒有醒來。這一天,離王新法來薛家村剛好1000個日子……
給我們縣人大機關團隊介紹王新法事跡的那個軍轉女參謀謝淼,是隨王新法一同來薛家村扶貧,常年駐村的軍人團隊中的一員。王新法去世后,她主動擔任了向參觀者介紹事跡的義務解說員。在王新法住過的木板房前,她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王新法在河北的家庭并不富裕,個人很節(jié)儉。在整理他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生前僅有的幾身衣服都是迷彩服,背心和外衣都磨破了,大洞連小洞。入殮時,竟找不出一身像樣的。而謝淼拿出她掌管的“薛家村幫民共富軍人團隊”扶貧財務賬簿,記載王新法的開支卻是那樣“大方”:修“山河圓”,他拿出64萬元;修下河通村通戶路,他拿出10多萬元;成立“五行緣”茶葉公司,他為前期啟動拿出30萬元;修后灣石橋,他又拿出2萬元……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我的心很酸楚。
我記得毛主席曾在《紀念白求恩》一文內說:“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還說,“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當作他自己的事業(yè),這是什么精神?”這是“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山河可見證!
“山河圓”會銘記!
我再一次默默地站在藍天白云下的“六塔山”上,靜靜地注視他安臥在“山河圓”里,欲語?無語……只有武陵山逶迤環(huán)護,蔥郁如黛,遠近的山嶺怒放著白色的、水紅色的、粉紅色的野山花,一簇簇、一叢叢,如霞似霧。
我抬起頭,凝視遠方,沉思良久,悟成小詩一首:
中華文明五千年,
人杰輩出不等閑。
“山河”有幸迎君來,
“六塔”從此換新顏。
燕趙義士一巨人,
平凡偉大兩意念。
后來諸生學英模,
勿忘品德潤心田。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