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 : 2018-02-28
分享到:
回到家里,忍不住溜進柴房掏出那些擠滿童年回憶的生活用具,也可以說是古董。有叫得來漢語名字的,也有叫不來漢語名字的,一并發(fā)到朋友圈求助。
龍老師告訴我說那個竹編的捕魚器在漢語里叫罶,那就叫它罶吧。從小到大我只知道它在苗語里叫秋悶,功能是捕魚。就是這樣一件東西,擠滿童年精彩的,深深淺淺的回憶。
山里娃沒那么金貴,就像老師在朋友圈里說的那樣仿佛是充手機話費贈送的。孩子自由得像天上飛翔的小鳥,像脫了韁的野牛。在千工坪這片土地上,因為有龍?zhí)梁铀墓喔?,所以那千畝良田便有了保障。有了保障,春耕犁田插秧之后,鄉(xiāng)間小路上此起彼伏回蕩著魚苗客:“賣魚種嘞――賣魚種啊”的吆喝聲,家家戶戶都習慣性地往田里放很多很多的魚苗。到了夏天,大雨瓢潑,田里的水一丘溢給了一丘,田水一丘連著一丘時,田里的水流進了田邊的溝渠里,魚兒便幻想著像鯉魚躍龍門那般躍出了田里,順著溝渠游去遠方看看外邊的世界。哪成想,出了田里的大世界卻進入了罶的絕境。
大雨過后,我們取出家里的罶,把罶尾綁緊,塞在田邊的溝渠里,打著赤腳在溝渠里趕魚。溝渠很窄,頂多兩尺來寬,將罶放下去,打著赤腳將水攪渾趕著,渾水中魚兒不知不覺就溜進了罶里。罶腰處有一圈倒尖,能防止魚兒逃脫,所以魚兒有進無回。如果罶肚裝滿了,解開罶尾的繩子,輕輕掰開就可以把魚倒出來。
小時候小朋友們最喜歡抱著自家的罶去溝溝渠渠捉魚。到了秋天稻谷熟時,父親帶著罶去放田水。挖開田坎上的水口,把罶扎在水口出,田里的魚兒便會乖乖順著田水溜進罶里。田里的魚很多,不一會兒,罶肚就塞得滿滿的。我們蹲在水口邊眼睛眨都不眨地看著魚兒成群溜進罶里,從百葉窗式的篾縫里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鯽魚、鯉魚、金黃色的魚,鮮活地蹦著,跳著,可無論怎么蹦,怎么跳,永遠也躍不出它們想象中的龍門。
田水放得差不多時,我們擼起褲腳,身上斜挎著魚簍,進稻田里撿魚。水沒了,稻谷下躺滿了噼噼啪啪做最后掙扎地鯉魚、鯽魚、金黃色的魚。手腳忙個不停的將魚放進魚簍,邊檢邊高興得合不攏嘴地喊著:好多魚啊,好多魚。奶奶把撿回來的魚清理干凈,放到鍋子里焙干,后來奶奶不在了,母親不吃葷,清理魚的任務就交給了我,我年年被魚腥味熏得暈頭暈腦的。
隨著時代的變遷,打工的浪潮席卷著山村的角角落落,年輕力壯地都走了,田地也荒蕪了,罶也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塵封在柴房的角落里腐朽爛掉。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